陈彦模:为祖国纤维材料科技发展接续奋斗

发布时间:2024-09-22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庆网

1965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化纤专业并留校任教,19814月~19834月在美国麻省理工作访问学者,1983年任化纤工厂主任,1987—1993年任校长助理兼化纤系主任,19933月~10月在美国克莱姆逊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晋升教授,任博士生导师,1994—2001年任材料学院院长,1996—2004年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作期间曾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合成纤维国家工程中心技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评议专家、《合成纤维》杂志编委。

(在材料学院办公室办公)

 作为材料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我长期从事化纤成形理论、纤维材料改性和高聚物新材料开发等研究,对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与特种功能材料及其成纤技术(生物医用纤维、相变材料)等前沿方向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注重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承担完成及参与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经委和中石化等国家、部市级、国际国内合作项目等三十余项。参与国家“六五”攻关项目“涤纶高速纺工艺及设备”,任中试工艺负责人和现场总指挥,项目产业化成效显著。1992年“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制品”项目入选国家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高技术产业计划首批5个项目之一,研发的“蒙泰丝”产品获国家级新产品、上海科技博览会金奖等。工作期间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市、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发明一等奖1项,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一等奖,“八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等。

我主讲有“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概论”、“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功能高分子材料”等课程,共培养硕士生30余名、博士生20余名。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指导教师,1995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70岁退休,退休后,参加关工委工作,在学科建设上,经常给学院提建议。201571日荣获20142015年东华大学退休党总支“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以下是我参与的几个方面的难忘的奋斗经历:

 1)涤纶高速纺丝国家项目开展

 1978年,学校承担的高速纺丝课题需要熟悉熔纺工艺的教师一起进行现场熔纺试验,我也被选派参与,主要是摸索聚酯高速纺的工艺参数,以及我校自行研发的高速纺丝设备的性能稳定性。1983年高速纺课题已进入中试阶段,在校化纤工厂建立了我校自行研发的高速纺中试设备,从纺丝到变形。当时我已是化纤工厂的主任,在高速纺课题中是工艺组教师,更是课题现场试验总指挥。机电工艺三系一所一厂(化纤系、机械系、自动化系、化纤所、校办总厂)的教职员工共同努力拼搏。当时课题验收时,纺织部派了专家组住在学校,24小时取样抽查,我们也都留在学校,我当时晚上就在办公室台上睡一会,最终课题通过验收。这为以后全国进一步产业化推广打下了基础。后来,在国内以交钥匙工程的形式帮助建了十多个化纤厂,也为学生开了高速纺丝等新课程,“涤纶高速纺工艺及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内经高速纺、多孔纺产业化推广后,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老百姓有衣穿的问题基本上满足了,放在我们科研人员面前的要求变成了衣服要穿得舒服漂亮,所以合成纤维的可染性、织物的柔软化、透气导湿性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合成纤维的细旦化成为当时主攻课题,积极研发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细旦化,特别是原来主要用作工业用的聚丙烯纤维经过开发,得到0.8旦细旦丙纶成功生产,使织物透气导湿性、柔软性明显改善,特别适用于贴身的内衣及运动衣的内层。1992年“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制品”项目入选国家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高技术产业计划首批5个项目之一。“细旦、可染、功能聚丙烯纤维材料结构设计及制备关键技术”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2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立

1992年,学校响应国家号召,提出申请筹建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当时因财政困难纺织部教育司的同志感到承担不了实验室的建设经费,因为初建的经费最终需纺织部归还,所以纺织部教育司提出退出申请。然而,学校派我和黄象安老师到教育部去汇报学校的建议,周永元校长亲自签字,表示初建的费用由学校承担归还,最后上级部门批准同意在我校筹建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主要由材料学院承担,其它学院的教师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也参与其中。经过三年左右的建设,实验室不但把平台建了起来,同时完成了实验室研究方向上的很多课题,有国家的,也有产学研合作企业的。95年教育部领导带队来校验收,看到平台建设得很完整,而筹建实验室只用了拾万元的运转经费,却承担了两千多万元的研究课题,验收工作顺利通过,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成立。成立后,当时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亲临实验室现场视察,表扬大家的努力工作,并说建设初期的仪器、设备费用由国家归还。在老师们、同学们的努力工作下,每次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都是良好,最近一次还获得了优秀,我们老同志都很感欣慰。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学校承担国家项目,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培养学生多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时任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到重点实验室视察)

 3)着力于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不计报酬地和青年教师同甘苦

 我在科研工作中着力于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使教师队伍得到了锻炼,青年教师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在相关课程上课时生动地讲述纺丝成形过程,而青年老师不怕艰苦,在现场试验时进行得更好。如当时的青年教师吴文华钻到切片真空干燥转鼓内,把鼓内清洁工作做好,保证没有其它切片混到试样中。为了能24小时到现场做试验,大家不住离厂车程20分钟的旅馆,而是住在车间边上的仓库里,当时的青年教师朱美芳就住在走廊尽头用木板隔开的地方,从而保证产业化试验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当院长和学科带头人期间,我看到材料学院教师辛勤工作,往往不计报酬日夜在实验室工作,使之教学科研双丰收。在1995年“精兵简政”期间,学院在编的教职员工只能发工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校内大部分院系部门采取部分人员进学校人才交流中心或留职停薪去校外工作,但是材料学院经过党内外充分讨论,决定在学院内对教师采取“自己补发不足的工资总额”方法,并经学校批准后正式实行。由此教师们通过产学研结合,更多地承担国家和企业急需的科研项目,以项目中的用人资金用来补发工资,教师们几乎每天晚上以及节假日都在实验室工作,废寝忘食。这样既更多地完成了教学科研任务,又保留住了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形势逼人所形成的积极主动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作风一直发扬到现在。曾经有一位校领导说,晚间在校园里巡查时,材料学院的大楼看上去是通透的,到晚上整幢大楼的办公室实验室都亮着灯。

材料学院通过教师和学生们的努力,本课生与研究生的比例已经从2:1发展到现在的13,科研经费更是超过亿元,材料学科成为了“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学院发展的天地更加开阔了。

(与同事张瑜、朱美芳、陈龙、沈斌在产学研合作试验现场)

(与同事朱美芳在产学研合作试验现场)

(参加产学研合作会议)



上一篇:下一篇: